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dss.2005 欢迎您

房地产 建筑施工 管理

 
 
 

日志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第三篇 城市供热  

2012-02-01 14:34:59|  分类: 工程建设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第三篇 城市供热
1 工程设计

1.1 供 热 介 质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

1.0.2 供热介质设计参数适用范围:

  一、热水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温度小于或等于200℃;

  二、蒸汽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温度小于或等于350℃。

3.3.1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溶解氧小于或等于0.1mg/L;

  二、总硬度小于或等于0.7mg/L;

  三、悬浮物小于或等于5mg/L;

  四、pH(25℃)7--8.5。

3.3.2 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采用炉外化学处理时,其水质应符合第3.3.1条的规定;当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等于或小于95℃时,可采用炉内加药处理,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总硬度小于或等于6mg/L;

  二、悬浮物小于或等于20mg/L;

三、pH(25℃)大于7。

3.3.3 开式热水热力网补给水质量除应符合第3.3.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的要求。

1.2 压 力 工 况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

6.3.1 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并应留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

6.3.2 热水热力网的回水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不应超过直接连接用户系统的允许压力;

  二、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

6.3.3 热水热力网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应保持必要的静态压力,静态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应使热力网任何一点的水汽化,并应有30~50kPa的富裕压 力;

  二、与热力网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充满水;

  三、不应超过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允许压力。

6.3.4 开式热力网非采暖期运行,回水压力不应低于直接配水用户热水供应系统静水压力再加上50kPa之和。

1.3 管网布置与敷设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

7.2.6 工作人员经常进入的通行管沟应有照明设施和良好的通风。人员在管沟内工作时,空气温度不得超过40℃。装有蒸汽管道的通行管沟每隔lOOm应设一个事故人孔。

7.2.7 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管沟或检查室外缘,直埋敷设或地上敷设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电缆、架空电线和其他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垂直净距应符合表7.2.7的规定。

热力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其他管线的最小距离 表7.2.7

建筑物、构筑物或管线名称

与热力网管道最小水平净距(m)

与热力网管

最小垂直净距(m)

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

建筑物基础:对于管沟敷设热力网管道

对于直理敷设闭式热力网管道Dg≤250

Dg≥300

对于直理敷设开式热力网管道

铁路钢轨

电车钢轨

铁路、公路路基边坡底脚或边沟的边缘

通讯、照明或10KV以下电力线的电杆

桥墩(高架桥、栈桥)边缘

架空管道支架基础边缘

高压输电线铁塔基础边缘35~60KV

110~220KV

0.5

2.5

3.0

5.0

钢轨外侧3.0

钢轨外侧2.0

1.0

1.0

2.0

1.5

2.0

3.0

轨底1.2

轨底1.0

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

通讯电缆管块

通讯电缆(直理)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35KV以下

110KV

1.0

1.0

2.0

2.0

0.15

0.15

0.5

1.0

续表

建筑物、构筑物或管线名称

与热力网管道最小水平净距(m)

与热力网管

最小垂直净距(m)

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

燃气管道

压力<150kPa

压力150~300 kPa

压力300~800 kPa

压力>800 kPa

对于管沟辐射热力风管道

1.0

1.5

2.0

4.0

1.0

1.5

2.0

1.5

1.5

5.0

3.0

1.5

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8

0.8

0.7

压力<300 kPa

压力<800 kPa

压力>800 kPa

对于直理敷设热力网管道

给水管道

排水管道

地 铁

电气铁路接触网电杆基础

乔 木(中心)

灌 木(中心)

道路路面

注:1 当热力网管道的埋设深度大于建(构)筑物基础深度时,最小水平净距应按土壤内摩擦角计算确定

2 热力网管道与电缆平行敷设时,电缆处的土壤温度与月平均土壤温度比较,全年任何时候对于电压1 0KV的电力电缆不高出10℃,对于电压35~110KV的电缆不高出5 ℃ 时,可减小表中所列距离;

3 在条件不允许时,经有关单位同意,可以减小表中规定的距离。

7.2.8 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穿越行人过往频繁地区,管道保温结构距地面不应小于2m。

7.2.10 河底敷设管道必须远离浅滩、锚地,选择在较深的稳定河段。对于一至五级航道河流,管道(管沟)应敷设在航道底标高2m以下。对于其他河流,管道(管沟)应敷设在河底标高1m以下。

7.2.16 燃气管道不得穿人热力网不通行管沟。当自来水、排水管道或电缆与热力网管道交叉必须穿入热力网管沟时,应加套管或用厚度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防护层与管沟隔开,同时不得妨碍热力管道的检修及地沟排水。套管应伸出管沟(检查室)以外,每侧不应小于1m。

7.2.19 地上敷设的热力网管道在架空输电线下通过时,管道上方应安装防止导线断线触及管道的防护网。防护网的边缘应超出导线最大风偏范围。

7.2.20 地上敷设的热力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网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7.3.3 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5℃地区,露天敷设的不连续运行的凝结水管道放水阀门及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10℃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设备附件均不得采用灰铸铁制品。

  城市热力网蒸汽管道及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30℃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81—98

3.1.2 直埋供热管道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直埋敷设管道最小覆土深度 表3.1.2

管径(mm)

5~125

150~200

250~300

350~400

450~500

车行道下(m)

0.8

1.0

1.0

1.2

1.2

非车行道下(m)

0.6

0.6

0.7

0.8

0.9

1.4 管道机械强度计算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

8.0.1 进行管道机械强度计算时,供热介质计算参数按下列规定取用:

  一、蒸汽管道取用锅炉、汽轮机抽(排)汽口、减温减压装置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温度;

  二、热水热力网供、回水管道的计算压力均取用循环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循环水泵与管道最低点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力,计算温度取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设计温度;

  三、凝结水管道计算压力取用户凝结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力,计算温度取用户凝结水箱的最高水温;

  四、管道工作循环最低温度,对于全年运行的管道,地下敷设时取30℃,地上敷设时取15℃,对于只在采暖期运行的管道,地下敷设时取10℃,地上敷设时取5℃。

8.0.5 管道作用于固定支座的水平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运行状态,按下列规定计算:

  一、固定支座的水平荷载应包括管道由于活动支座摩擦力产生的轴向力、内压力不平衡力(当安装套筒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时应考虑产生此项荷载的可能)、补偿器反力等;

  二、计算固定支座轴向推力时,应考虑固定支座两侧管道水平荷载的抵消作用,考虑固定支座两侧管道由支座摩擦力、补偿器反力引起的水平荷载抵消时,水平荷载较小一侧荷载数值应乘以0.7的系数;

  三、当固定支座承受分支管道引起的侧向水平荷载时,侧向水平荷载按第一款规定计算,当有双向分支管时,只考虑荷载较大一侧支管的水平荷载。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81-98

4.1.1 直埋敷设预制保温管道的应力验算采用应力分类法。

4.1.2 直埋敷设适用于整体式预制保温直埋热水管道;同时,钢制内管材质应具有明显的屈服极限。

4.1.3 直埋敷设预制保温管道在进行受力计算与应力验算时,供热介质参数和安装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水管网供、回水管道的计算压力应采用循环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循环水泵与管道最低点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力。

  2 管道工作循环最高温度,应采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下的热网计算供水温度;管道工作循环最低温度,对于全年运行的管网应采用30℃,对于只在采暖期运行的管网应采用10℃。

  3 计算安装温度取安装时当地的最低温度。

4.1.8 直埋预制保温管的应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在内压、持续外载作用下的一次应力的当量应力,不应大于钢材在计算温度下的基本许用应力[σ]。

2 管道由热胀、冷缩和其他因位移约束而产生的二次应力及由内压、持续外载产生的一次应力的当量应力变化范围,不应大于钢材在计算温度下基本许用应力[σ]的3倍。

3 管道局部应力集中部位的一次应力、二次应力和峰值应力的当量应力变化幅度不应大于钢材在计算温度下基本许用应力[σ]的3倍。

4.4.5 直埋弯头的强度验算应满足下列条件:

σ bt+0.5 σpt ≤ 3[σ] ( 4.4.5-1 )

σpt =PdDbi/2δb=Pd rb i/δb ( 4.4.5-2 )

Dbi——弯头内径(m)

rbi——弯头内半径(m)

σpt——直埋弯头在内压作用下弯头顶(底)部的环向应力,(MPa)

4.5.1 直埋供热管道的焊制三通应根据内压和主管轴向荷载联合作用进行强度验算。三通各部分的一次应力和二次应力的当量应力变化范围不应大于3[σ];局部应力集中部位的一次应力、二次应力和峰值应力的当量应力变化幅度不应大于3[σ]。当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应进行加固。

4.6.4 当竖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 增加管道埋深或管道上方荷载;

  2 降低管道轴向力。

5.1.1 管道对固定墩的作用力,应包括下列三部分:

  1 管道热胀冷缩受约束产生的作用力;

  2 内压产生的不平衡力;

  3 活动端位移产生的作用力。

5.1.2 固定墩两侧管段作用力合成时,应按下列原则进行:

  1 根据两侧管段摩擦力下降造成的轴向力变化的差异,按最不利情况进行合成;

  2 两侧管段由热胀受约束引起的作用力和活动端作用力的合力相互抵消时,荷载较小方向力应乘以0.8的抵消系数;当两侧管段均为锚固段时,抵消系数取0.9。两侧内压不平衡力的抵消系数取1。

5.2.1 直埋固定墩必须进行下列稳定性验算:

  1 抗滑移验算(图5.2.1)

Ks= [( KEp+f1+f2+f3)/(Ea+T)]≥1.3 (5.2.1-1)

式中Ks—抗滑移系数

K—固定墩后背土压力折减系数,取0.4-0.7

Ep--被动土压力(N)

f1,f2,f3—固定墩底面,侧面及顶面与土壤产生的摩擦力(N);

Ea—主动土压力(N),当固定墩前后土为粘性土时Ea可略去;

T-供热管道对固定墩作用力(N)。

  2抗倾覆验算(图5.2.1)

Kov={ [ KEpX2+(G+G1)d/2]/ [EaX1+T(H-h2)]}≥1.5 (5.2.1-2)

σmax≤1.2f (5.2.1-3)

Ep=0.5ρgbh(h1+H)tg2 [45°+φ/2] (5.2.1-4)

Ea= 0.5ρgbh(h1+H)tg2 [45°-φ/2] (5.2.1-5)

式中:Kov-抗倾覆系数;

X2-被动土压力Ep作用点至固定墩底面距离(m);

X1-主动土压力Ea作用点至固定墩底面距离(m);

G-固定墩自重(N);G1-固定墩上部覆土重(N);

σmax-固定墩底面对土坡的最大压应力(Pa);

b、d、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Pa);

h1、h2、H—固定墩顶面、管孔中心和底面至地面的距离(m);

φ—回填土内摩擦角,砂土取30°

5.2.4 制作固定墩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钢筋直径不应小于φ8,其间距不应大于250mm。钢筋应采用双层布置,保护层不应小于30mm。

5.2.5 供热管道穿过固定墩处,孔边应设置加强筋。

1.5 中继泵站与热力站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

9.1.8 站内各种热水管道及设备的高点应设放气阀,低点应设放水阀。

9.2.3 中继水泵吸人母管和压出母管之间应设装有止回阀的旁通管。

9.3.9 热力站热力网供、回水总管上应设阀门,并应在供水或回水管道上设流量调节装置。

9.3.12 位置较高而需经常操作的设备处应设操作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等设施。

9.4.2 蒸汽总管和蒸汽分支管应装设阀门。

1.6 管道保温与防腐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

10.1.3 通行管沟、半通行管沟、检查室和其他需要操作人员接近维修的地方,设备及管道保温结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60℃。

10.3.3 地下敷设管道严禁采用吸水性保温材料进行填充式保温。

10.3.4 直埋敷设管道采用柔性保护层时,保温层必须采用憎水性硬质、半硬质保温材料,保温层应做成连续整体结构。直埋管道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或采用吸水、柔性保温材料时,必须采用防水性能可靠的刚性保护层。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81—98

6.1.4 直埋供热管道保温层除应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外,还应符合表6.1.4 的规定。

直埋供热管道保温层耐热性及强度指标   表6.1.4

项 目

指 标

耐 热 性

不低于设计工作温度

抗 压 强 度

≥200kpa

剪切强度(含与内管和外壳粘结)

≥120kpa

1.7 供配电设计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

11.1.1 热力网电力装置的设计,应与工艺设计相互配合,正确选择供配电系统及电机控制方式,达到人身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便于维修。

11.2.5 泵电机的配线均应采用钢管保护,并设置防水弯头。

11.2.7 不设人工换气装置的地下或半地下阀室的电气装置的控制元件应配置在地面以上的室内。

1.8 热工测量与控制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

12.2.4 对热力网的控制与调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热源必须按照供热的工艺要求控制与调节热源出口参数;

  二、热网补水应自动调节,水箱水位应有控制与报警信号。

12.4.2 中继泵的控制、联锁与调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工作泵与备用泵能自动切换,工作泵一旦发生故障,联锁装置应保证启动备用泵;

  二、上述控制与联锁动作应有相应的灯光信号传至泵站值班室的控制盘上。

1.9 抗震设计和鉴定

《室外煤气热力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QBJ 44—82

2.1.8 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墙体或基础若嵌固时,必须增设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空隙应填以柔性材料。

2.2.1 架空管道的活动支架,应采取防止管道地震时侧向甩落的措施,如设置挡板等。当管道由铰接支架(沿管线方向)支承时,还应在管道的支座处,设置防止支架轴向倾倒的措施。

2.2.2 当抗震鉴定加固烈度为7度、8度且地基土为可液化土地段和9度且场地土为Ⅲ类的干线管道,在分支处、管道走向转角处的管子焊缝,当焊接质量不好或腐蚀严重时,应予以补强。

2.3.2 地震时需要操作的检查井(室)邻近有危险建筑物(指缺乏抗震能力的建筑物)时,应调整井(室)的位置或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3.2 热力容积式加热器罐组设在两层及两层以上混合结构或内框架结构的楼上时,应对其支承结构进行抗震强度验算,并应采取措施,加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2 工程施工与验收

2.1 工程测量和土建工程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89

3.1.3 土方施工,为保护开槽范围内的各种障碍物而制定的技术措施,应分别取得所属单位的同意和配合,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供水、排水、煤气管道及各种地下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二、各种电缆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三、经采取加固措施后的电杆、树木等的稳固;

  四、各相邻建筑物在施工中和施工后,不至发生沉降、倾斜、坍陷。对于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障碍物,应拟定拆迁方法或改变设计位置。

3.1.8 城市土方开挖时,必须按需要设置临时道路、汽车桥、人行桥、槽边护栏、夜间照明灯及指示红灯等设施。

3.1.12 土方施工必须保证施工范围内的排水畅通,应先设置临时排水设施,解决排水出路,要防止地面水、雨水人槽。

3.1.13 当沟槽土质为风化岩或岩石地段时,沟槽开挖应由石工开凿。采用爆破法施工时,必须制定出安全措施,经有关部门同意,由专人指挥进行施工。

3.1.14 直埋管道的土方开挖,管线位置、槽底高程、坡度、平面拐点、坡度折点等必须经测量检查合格。设计要求作垫层的直埋管沟的垫层材料、厚度、密实度等应按设计规定施工。

3.2.4 地沟、井室、支架等底部混凝土施工必须在地基排水良好的情况下浇筑。

3.2.9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外型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构件运输安装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不易区别安装方向的构件应有安装方向的标志。

3.2.10 固定支架与土建结构必须整体结合牢固,土建结构应与土体结合牢固。当固定支架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与管道固定,承受推力。

3.3.3 回填土必须确保构筑物的安全,并应检查墙结构强度、外墙防水抹面层硬结程度、盖板或其他构件安装强度,能承受回填土施工操作动荷时,方可进行。

2.2管道焊接与穿越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89

4.0.3 用任何一种穿越方法施工时均应保证:

  一、供热管道在套管断面中的位置应符合设计纵横断面要求;

  二、在穿越施工进行中,掘进施工后,穿越结构上方土层及建筑物不得沉陷坍塌;

  三、穿越工程上方及四周土体不受冲刷。

4.0.4 在进行盾构掘进时,应根据设计要求,仔细填充构造外壁与四周土壤之间的空隙。

4.0.5 顶管或顶涵顶进时,顶进外周壁及上顶部不得超挖,容易坍塌的土壤要进行加固以防止上顶坍塌。上顶部空隙要及时充填密实。

4.0.7 在穿越结构的顶进过程中,必须对穿越结构进行测量和纠偏。一个穿越段顶进偏差应不超过:高程,±20mm;中心线,±40mm。

5.1.8 施焊单位首次使用新的钢材品种、改变焊接材料类型、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时,必须在施焊前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5.2.5 用钢板制造可双面焊接的容器对口,错边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纵焊缝:不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3mm。

  二、环焊缝:

  1 壁厚小于或等于6mm时,不超过壁厚的25%;

  2 壁厚大于6mm且小于或等于10mm时,不超过壁厚的20%;

  3 壁厚大于10mm时,不超过壁厚的10%3Hlmm,且不大于4mm。

5.2.7 不得在焊缝两侧加热延伸管道长度。不得用螺栓强力拉紧和夹焊金属填充物等方法对接管口。

5.3.2 氧—乙炔焊接,应先按焊件周长等距离适当点焊,点焊部位必须焊透,厚度应不大于壁厚的2/3。每道焊缝应一次焊完,根部必须焊透,中断焊接时,火陷应缓慢离去。重新焊接前,应检查已焊部位是否有缺陷,发现缺陷应铲除重焊。

5.3.3 焊件组对时的定位焊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所用的焊条性能应与焊接所采用的焊条相同;

  二、焊工应为该焊口的施焊焊工;

  三、质量应符合焊缝质量标准;

  四、根部必须焊透;

  五、在焊件纵向焊缝的端部(包括螺旋管焊缝)不得进行定位焊。

5.3.4 手工电弧焊焊接钢管及管件时,厚度在6mm以下带有坡口的接头,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两层。管道接口焊接应考虑焊接顺序和方法,防止受热集中而产生附加应力。

5.3.5 多层焊接时,第一层焊缝根部必须均匀地焊透,不得烧穿。各层接头应错开,每层焊缝的厚度为焊条直径的0.8--1.2倍,不允许在焊件的非焊接表面引弧。

5.3.6 每层焊完之后,应清除熔渣、飞溅物等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缺陷,必须铲除重焊。

5.4.4 焊缝无损检验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设计和本规范规定检验的焊缝必须进行检验。当无规定时,由焊接检查人员和焊接检验人员共同确定;

  二、每位焊工至少应检验一个转动焊口和一个固定焊口;

  三、施焊转动焊口时,对经无损检验不合格的焊工取消施焊资格;

  四、固定焊口经无损检验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施焊的焊口按规定的无损检验比例加倍抽检,仍不合格时,对该焊工所焊的全部焊缝均应进行无损检验,并取消其施焊资格;

  五、返修后的焊缝应进行表面质量及百分之百的无损探伤检验,检验数量不包括在规定检验数中。

5.4.6 管道穿越铁路干线(不包括专用线),在铁路路基两侧第一个焊口范围内的全部焊口应百分之百的进行无损检验,此数量不计在规定的检验百分数中。

5.4.7 穿越城市主要干线的管道,道路两侧各5m范围内的焊口应百分之百进行无损检验。检验量不计在规定的检验数量中。

5.4.11 选用超声波探伤,必须经过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超声探伤部位应用射线探伤复验。复验数量为20%。

5.4.14 个别管道焊缝不具备水压试验条件时,必须进行百分之百无损探伤。

2.3管道与设备安装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89

6.1.2 钢管的材质和壁厚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管制造技术标准,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证书,证书中所缺项目应作补充检验。

6.4.3 管口对接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一、对接管口时,应检查管道平直度,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 允许偏差lmm,在所对接管子的全长范围内,最大偏差值应不超过l0mm;

  二、管子对口处应垫置牢固,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错位和变形;

  三、管道焊口距支架的距离应保证焊接操作的需要;

  四、焊口不得置于地沟、建筑物、检查小室墙壁和其他构筑物中。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81-98

8.2.2 管道运输吊装时用宽度大于50mm的吊带吊装,严禁用铁棍橇动外套管和用钢丝绳直接捆绑外壳。

8.2.4 预制保温管吊人沟内安装,当组焊管段较长时,吊点的位置按平衡条件选定。应用柔性宽吊带起吊,并应稳起、稳放。严禁将管道直接推人沟内。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89

6.6.2 阀门安装

  一、按设计规定校对型号,阀门外观检查应无缺陷、开闭灵活;

  二、清除阀口的封闭物(或挡片)和其他杂物;

  三、阀门的开关手轮应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水平安装的闸阀、截止阀、阀杆应处于上半周范围内。蝶阀、节流阀的阀杆应垂直安装。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进行安装;

  四、阀门的操作机构和传动装置应进行清洗检查和调整,达到灵活、可靠、无卡涩现象,开关程度指示标志应准确;

  六、铸铁阀门运输时,应平稳起吊和排放,不得扔、摔,已安装就位的应防止重物撞击和由高空坠落;

  七、不得用阀门手轮作为吊装的承重点。

6.6.3 法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存在;

  二、法兰端面应保持平行,偏差应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且不大于2mm。不得采用加偏垫、多层垫或强力拧紧法兰一侧螺栓的方法,消除法兰接口端面的缝隙;

  三、法兰连接应保持同轴,螺栓中心偏差不超过孔径的5%并保证螺栓能自由穿入;

  四、垫片的材质和涂料应符合设计规定,大口径垫片需要拼接时,应采用斜口拼接或迷宫形式的对接,不得直缝对接。垫片尺寸应与法兰密封面相等;

五、严禁采用先加好垫片并拧紧法兰螺栓,再焊接法兰焊口的方法进行法兰焊接;

6.7.2 波纹补偿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进行外观尺寸检查,管口周长的允许偏差:公称直径大于1000mm的为±6mm;小于或等于1000nan的±4mm波顶直径偏差为±5;

  二、应进行预拉伸或预压缩试验,不得有变形不均现象;

  三、内套有焊缝的一端,在水平管道上应迎介质流向安装,在垂直管道上应将焊缝置于上部;

  四、波纹补偿器应与管道保持同轴,不得偏斜;

  五、安装时,应在波纹补偿器两端加设临时支撑装置,在管道安装固定后,再拆除临时设施,并检查是否有不均匀沉降。靠近波纹补偿器的两个管道支架,应设导向装置。

6.7.4 套筒式补偿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要与管道保持同轴,不得歪斜;

  二、芯管外露长度应大于设计规定的伸缩长度,芯管端部与套管内挡圈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冷收缩量;

  三、填料的品种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填料应逐圈装入,逐圈压紧,各圈接口应相互错开。

6.7.6 管道法兰、阀门、补偿器及仪表等处的螺栓在试运行期间应进行热紧。热紧时的运行压力应降低至3x98.1kPa以下,温度应达到设计温度,螺栓应对称、均匀适度紧固。在热紧部位应有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可靠措施。处在地沟中的热紧部位应留有直通地面的出口。

2.4 中继泵站与热力站设备安装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89

7.2.8 固定支架的位置应按图纸安装,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安装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固定支架应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

7.2.14 供热设备基础的尺寸、位置应按设计施工。基础混凝土的标号不得低于设计标号,设备安装应在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基础中心坐标位置的允许偏差为±20mm。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允许偏差为0--20mm。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允许偏差为上±l0mm。孔深度的允许偏差为0--20mm。

7.3.2 除污器应按设计或标准图组装,安装除污器应按热介质流动方向,进出口不得装反,除污器的排污口应朝向便于检修的位置。

7.3.3 安装减压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减压器应按设计或标准图组装。一般应装有高压表、低压表、高压安全阀、低压安全阀、过滤器、旁通阀以及减压器检修时的控制阀门;

  二、减压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和检修的托架(或支座)上,安装应平整牢固;

  三、减压器安装完后,应根据使用压力调试,并作出调试标志。

7.3.6 安全阀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安全阀安装前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1 在两个方向检查其垂直度,发现倾斜时应予以校正;

  2 安全阀在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进行试调。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开启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05--1.15倍,回座压力应大于工作压力的0.9倍。试调时压力应稳定,每个安全阀开闭试验不应少于三次。调校条件不同的安全阀应在试运行时及时调校;

  3 安全阀的最终调整,应在热力网达到设计压力参数时进行,开启压力和回座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值。安全阀最终调整后,在工作压力下不得有泄漏现象;

   4 安全阀调整合格后,重作铅封,并填写安全阀调整试验记录。

  二、杠杆式安全阀要有防止重锤自行移动的装置和限制杠杆越出的导架;

  三、弹簧式安全阀要有提开手把和防止随便拧动调整螺丝的装置;

  四、静重式安全阀要有防止重片飞脱的装置;

  五、冲量式安全阀冲量接人导管上的阀门要保持全开并加铅封;

  六、蒸汽管道和设备上的安全阀应有通向室外的排汽管、热水管道和设备上的安全阀并应有接到安全地点的泄水管。在排汽管和泄水管上不得装设阀门。

7.3.9 管道和设备上的排气阀门,在排气点距地面高于2m时,排汽阀门应装设在距地面1.5m处便于安全操作的位置。

2.5 防腐与保温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89

8.1.1 涂料的品种、性能、颜色、涂刷层数及表面标记等应符合设计规定。涂料应有生产厂的合格证书,过期的涂料必须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81-98

8.3.6 管道接口保温,应保证接口处环境温度不低于10℃。严禁管道浸水、覆雪。接口周围应留有操作空间。

8.3.7 发泡原料应在环境温度为10~25℃的干燥密闭容器内贮存,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2.6管道试压清洗与运行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29

9.1.3 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被试压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片已拆除,加盲板处有明显的标记并作了记录,阀门全开,填料密实;

  二、管道中的空气已排净;

  三、升压应缓慢、均匀;

  四、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有防冻措施;

  五、地沟管道与直埋管道已安装了排除试压用水的设施;

  六、试压管道与运行中的管道已用堵板隔断,试验压力所产生的推力不会影响运行管道的正常运行。

   注:当运行管道与被试压管道之间的温差大于IOO℃ ,应考虑传热量对试压的影响。

9.1.4 分段强度试验应在管道保温施工前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道内的压力升至1.5倍工作压力后,在稳压的lOmin内应无渗漏;

  二、管道内的压力降至工作压力,用1kg重的小锤在焊缝周围对焊缝逐个进行敲打检查,在30min内无渗漏且压力降不超过0.2x98.1kPa即为合格。

9.1.5 管道总体试压应在管道、设备等均已安装完毕,固定支架等承受推力的部位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总体试压的管道长度应考虑管段分段后的受压条件确定,以lkm左右为宜。管道内的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并趋于稳定后,应详细检查管道、焊口、管件及设备等有无渗漏,固定支架是否有明显的位移等。在1h内压力降不超过0.5X98.1kPa即为合格。

9.1.6 热力站、中继泵站内的管道和设备均应进行水压试验。在管道和设备内部达到试验压力并趋于稳定后,30min内压力降不超过0.5x98.1kPa即为合格。

9.1.8 因气温过低等因素导致用水压进行强度试验确有困难时,可用气压试验代替,但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设计单位同意后,应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对供热管网,试验压力不得超过6x98.1kPa。

9.3.10 蒸汽管网的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暖管时开启阀门的动作应缓慢,开启量逐渐加大。对于有旁通管的截门,可先利用旁通管阀门进行暖管。暖管后的恒温时间应不少于1h。在此期间应观察蒸汽管道的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和补偿器等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疏水器有无堵塞或疏水不畅的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需要停汽处理的,应停汽进行处理。

  二、在暖管合格后,略开大汽门缓慢提高蒸汽管的压力,待管道内蒸汽压力和温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参数后,对管道、支架及凝结水疏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三、在确认管网的各部位均符合要求后,对用户的用汽系统进行暖管和各部位的检查,确认热用户用汽系统的各部位均符合要求后,再缓慢地提高供汽压力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供汽参数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转入正常的供汽运行。

2.7 工 程 验 收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89

10.0.2 单项工程竣工后,总承包单位应向建设单位送交单项工程竣工报告,建设单位应按下列要求及时进行验收:

  一、按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及设计变更等,对单项工程所含的各分部分项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逐项核查;

  二、按本规范的规定对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定,重点是:

  1承重或受力结构;

  2管道、管件及支架安装;

3焊接;

4防腐和保温;

5标准设备安装和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安装。

  10.0.4 总验收应对下列事项进行鉴别:

  一、供热管网输热能力是否可以达到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数值,输热损耗是否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管网末端的水力工况、热力工况能否满足末端用户的需要;

  二、管网在工作状态下是否严密,管道支架和热补偿装置是否正常、可靠;

  三、计量是否准确,安全装置能否达到灵敏、可靠的标准;

  四、各种设备的性能及工作状况怎样,性能是否稳定,运转设备产生的噪声应不高于国家规定标准;

  五、管网防腐工程施工质量是否良好,管网是否可以达到设计预定的使用年限;

  六、工程档案资料是否符合要求。

 

欢迎共享房地产首页模块: - dss.2005 - dss.2005的博客

欢迎共享房地产首页模块:

 公司管理

房地产专栏首页模块(横版) - dss.2005 - dss.2005的博客

建设管理

 策划设计

房地法规

 合同管理

经济指标

 销售管理

物业售后

 买房必读

装修布置

本模块代码复制处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第三篇 城市供热 - dss.2005 - dss.2005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25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